找到相关内容12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《普门品》中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应许

    看到、留心等义,也是具有观察敏锐之义。以上二译极为接近,因此,“观世音菩萨”就字源上而言,不仅能觉知世间一切的音声,而且是一位对世间音声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菩萨。竺道生在<法华经疏>中曾说:诸佛“但以假名,...障碍,而达到救人无误的高度效率。而“观其音声”英译为perceive their voices或是heed their voices , 如前所述perceive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觉知力,而heed...

    大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515402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五辑

    气息主宰生命力和健康,它蕴藏著极为丰富的内涵,正有待一位禅者去开掘。所以,当你觉得数息十分单调无聊,就是观察力尚浅、气息尚粗,而妄念不断的时候。反之,当妄念渐少之时,气息也会随著细静,使得身心的反应十分敏锐,观察力增强(本自具足的觉性),则此阶段便由数息而进入随息了。  但要注意的是,不再数息的原因并非刻意放弃,是由于气息微细,无法数息,所产生的自然转换。   八十五年十一月三日  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770231.html
  • 临终一刻的重要性

    雷电交作之晚上,大蟒蛇被雷电所击,死于宫殿后山,郗皇后终于可以脱畜牲身而投生于“上三善道”。后世称此文为“梁皇忏”。  凡具足根器、智慧、“修心”基础良好之修行人,观察力特别强,就以上之个案,可以得如下...

    罗美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0444834.html
  • 二谛与五祖传法的双重肯定

    乃是通过“世俗经验”或“世俗理性”而实现。所谓世俗经验或理性,乃是指世俗之人(凡夫)的观察力与抉择力,受到诸如六道轮回、业障、善根等生命条件的限制,因而...

    游祥洲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2646258.html
  • 六波罗蜜

    我们修学菩萨道者要令众生觉悟,就得学习饶益有情慧,既是学习给众生利益的种种智慧观察力。  五、修行六度的加行法:   所谓的加行,就是用自利利他的心,勇猛地修行不退,称为加行。菩萨的加行以布施来说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148054.html
  • 佛学六度

    学习饶益有情慧,既是学习给众生利益的种种智慧观察力。  五、修行六度的加行法:  所谓的加行,就是用自利利他的心,勇猛地修行不退,称为加行。菩萨的加行以布施来说是菩萨应该观察:我要给予众生利益,现在有...

    释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750206.html
  • 静心疗法的佛教渊源

    结果,他的心会慢慢定下来,观察力会越来越敏锐。他静坐时要观察呼吸,肚子的膨胀与收缩,呼吸的出入等。在静坐的过程中,发生任何事情,他都要知道。     每天晚上导师会个别与修行者对话,问今天做什么修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4152709.html
  • 诸佛所说正要──四圣谛:《象迹喻经》

    而“得于观”(成就于观察力),建立修行的基础,而获得佛陀以“生母”来比喻的赞美。从这段赞美中,我们也可以知道,四圣谛是“正见”、是智慧的一环。 从发现问题,确认它确实是个问题,而引发应当解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2053546.html
  • 试析法显的信仰

    大戒后的他更是精进不息,通览所在寺院及附近的佛教经书。后来为了扩大视野,他只身来到当时佛教文化的中心长安,博览佛教群书,广结教界名流。有着敏锐观察力的法显很快就发现,佛法三藏在经、律、论三方面发展极...

    谢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5054629.html
  • 佛陀:大雄的涅槃之旅

    清晰。这使他懂得,只有熄灭心中的火,才能获得洞悉一切的观察力。他仔细地寻思,在刹那刹那的流逝之间,他发现生苦并不只是在老病死这样的震荡性灾难中间,苦随时随地地涌现出来,它不再是以日而论,而是以时以分以秒...

    立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0958769.html